您好,今天是 大足区天气预报: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奥贝球墨 铸铁
http://www.ceacqdz.cn   2018年4月2日

什么是奥贝球体

    奥贝球体 :奥贝球铁磨球具有特高的强度耐磨性,球体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抗疲劳达到了硬度韧性的完美结合.装机运行前奥贝球铁磨球表面硬度为HRC35-45;装机运行后其表面硬度可达HRC50-55.真正达到外硬内韧.奥贝球铁磨球的冲击韧度达到ak10-20j/c㎡.是低中铬磨球的3倍. 主要特点:1.特高的强度和耐磨性,兼具高韧性. 2.工作面在使用过程中不断产生自硬层,不断提高强度和耐磨效果. 3.减震性能好,使用时噪声较低.
 
机械
     奥贝球墨铸铁(austempering ductile iron)基体组织以上贝氏体为主和残留30%~40%奥氏体的球墨铸铁(简称球铁);也有叫上贝氏体球铁。中国简称为奥贝球铁。上、下贝氏体球铁合称为贝氏体球铁A.D.I(Austempering Ductile Iron),即奥氏体化等温淬火球铁。
 
简介
   高含硅量可抑制碳化物,细化贝氏体,改善性能。硅含量高于3.4%时韧性下降,尤其应尽量降低含锰量。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各有标准牌号。美国有Grade1~6、德国有GGG80B~150B、日本有FCD900A~1200A。中国4102柴油机曲轴的力学性能σb%≥1000MPa、δ≥5%和上述国家伸长率相似的牌号的力学性能相仿。奥贝球铁的热处理过程是先将铸态球铁加热进行奥氏体化后,再在上贝氏体温度下等温淬火而获得。在淬火过程中铸铁组织的转变分为两个阶段。
折叠编辑本段金相比例
   奥贝球铁的金相组织与等温时间的关系I一马氏体;Ⅱ一贝氏体;m一奥氏体;Ⅳ一碳化物。
   第一阶段:等温淬火开始时,组织中形成大量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随后马氏体中一部分向贝氏体转变,另一部分则变为奥氏体。随时间的延长,马氏体量逐渐减少,而贝氏体和奥氏体逐渐增加,直到马氏体消失为止。由于贝氏体的含碳量比马氏体低,当马氏体转变为贝氏体时,有过剩的碳排出而进入奥氏体,致使奥氏体逐渐富碳直到饱和的程度。
   第二阶段:由于饱和的奥氏体是不稳定的,随着时间的延长,奥氏体将分解为贝氏体型铁素体和碳化物。为获得适当的奥氏体和贝氏体比例,避免组织中出现马氏体和碳化物,使等温淬火处理的终了时间在图上的AB之间。在非合金化的球墨铸铁中,获得最佳性能的奥贝球铁的时间,大约只有10min,控制比较困难。特别是厚壁铸件,均热时间较长,因此拓宽等温处理的时间范围很重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推迟或抑制从奥氏体中析出碳化物的过程。向球铁中加入适量的钼、镍、铜不仅有利于等温淬火处理,而且在第二阶段转变中,有效地抑制奥氏体中析出碳化物的过程,延长了析出时间,从而显著拓宽了等温处理的时间范围。合金元素加入量则根据铸件的壁厚而定。热处理时奥氏体化温度的选择不仅决定了奥氏体的含碳量,而且也影响到等温淬火中奥氏体的稳定性。从提高奥氏体稳定性出发,宜采用高的奥氏体化温度。在铸态组织中,如不含游离渗碳体时,可采用850~900℃。因温度过高,会使奥氏体晶粒粗化,从而影响到等温处理组织的粗化。等温处理温度对于获得良好的基体组织至关重要,贝氏体的数量和形态取决于等温淬火温度。在250℃下等温处理获得的组织中,下贝氏体数量大,奥氏体量少,结果强度高而韧性低。随着处理温度提高,下贝氏体变为上贝氏体,奥氏体数量也增多,则强度有所下降,而塑性和韧性有所上升。但当温度超过400℃时,将会发生由奥氏体析出碳化物的过程,结果塑性和韧性均将下降。为了照顾强度和塑性两个方面,等温处理宜选在300~380℃。[1]
 

 

上一条:基于双曲超材料实现多维调控的图像显示和分束器
下一条:为什么我国高端装备上的螺栓几乎100%进口?
(阅览次数:2807次)  【  】 【告诉好友】 【关闭】   

重庆市大足区工程师协会保留所有权利 (C) 2016 您是本站第:106568位访问者
地址:重庆市双桥经开区双龙西路106号 电话:023-43330670 邮件:cqdzgcsxh@sina.com
渝ICP备2024021507号-1 技术支持:重庆鼎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