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智凝力 服务企业 助推产业扶贫 大足区工程师协会
市工程师协会: 根据渝工协【2019】015号文件要求,现将大足区工程师协会科技助力扶贫,围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所开展的工作汇报如下: 我会认为,解决贫困户家庭成员的就业问题,是帮助贫困户脱贫的一个重要手段,一个贫困户只要有一个家庭成员有稳定的就业就可以解决这个家庭的生计问题。相反,如果一个零就业家庭,就很容易走向贫困。所以,我会充分利用工程师协会的人才、智力优势,帮助辖区企业、农业产业大户等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难题,保证企业稳定生产,以保证广大农村贫困户和职工有稳定的工作机会。 一、深入开展大足辖区产业发展状况课题研究:我会从2017年10月起利用一年多的时间,专题开展了《大足区产城融合发展》课题研究,对辖区的汽车及零配件企业,五金制造企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对制约这些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进行了分析,对区域内不同板块的优势和短板都提出了建议意见供政府部门参考。 在具体措施上,组织上汽红岩厂的专家到辖区汽车配套企业开展专家走基层活动,组织协会机械、铸造方面的专家到企业一线开展现场服务指导活动,先后到大足区通达铁路车辆配件制造有限公司、大足区月明热处理厂、重庆群利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重庆中帝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等进行技术服务,专家们建议企业分别根据实际,增加使用炉渗碳、盐浴氮化(渗合金)、制定使用奥贝球铁等新工艺、新材料,从生产车间原材料入厂和产品出厂质量控制等加强现场管理。同时,免费对辖区24家企业50余名技术负责人和技术骨干人员进行集中培训。这些措施的开展,对增强这些企业的竞争力,保证企业高效运营,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起到了促进作用。5月24日,我会组织辖区机械制造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50余人参加立嘉国际智能装备展览会,为大家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 第二、推动五金产业提档升级:五金产业是大足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解决大足老百姓就业的一项重要产业,工作中,我会针对龙水五金与全国三大五金基地相比,市场占有率低,产品结构单一、量大而质不高、研发机构少、人才瓶颈、品牌意识不强等问题,开展了调研,召开了五金企业负责人座谈会,提出了建议意见,有的建议已经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采纳,区经信委也提出了大足五金产业发展的建议。区科技局在大足工业园区成立了大足精密模具研发设计中心,将打造区内第一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大足精密模具研发设计中心以大足五金产业、汽车摩托车零件部件产业、机械制造业、农机产业等行业发展需求为背景,依托大足五金模具城,组建大足区模具企业技术联盟,为五金企业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五金企业高质量发展。 第三、创造条件,做大石雕石刻产业:大足辖区的石雕石刻产业,在大足有上千年的技艺传承,曾有从业人员2万余人,但近年呈现下滑态势。为了重振该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区工程师协会自2016年起,历时2年专题进行了大足石雕石刻产业发展课题研究,对该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市工程师协会评定了9名石雕石刻专业工程师,作为对从业人员的认可,使过去的“石匠”转身为石雕石刻工程师。在各方推动下,大足区委、区政府近日做出决定,在大足区三驱镇建立“石雕石刻产业园”,正式将大足石雕石刻作为一项重要产业进行培育和打造,目前正稳步推进。 第四、服务农业龙头企业,为贫困人员就近就业创造机会 对农业产业大户和龙头企业,协会农业专委会专家,经常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在大足区茶叶之乡古龙镇茶树改造示范基地,协会会员、茶叶专家肖军、土壤肥料专家陈正才等同志认真开展新植茶树幼苗管护、土壤肥力培育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在全区项目扶贫基地----季家镇花椒基地,农业专委会的专家长期跟踪服务,定点服务。据统计,该基地解决贫困户就业5户。在大足农业企业中解决建卡贫困户就业上百人。 在落实精准扶贫的工作,我会积极从促进产业的发展入手,尽可能的发挥广大科技人员的作用,为扶贫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19,5,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