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协会“石雕石刻职称评定标准课题组”于10月26日,赴安四川安岳开展石窟寺调研。 课题组前往安岳县圆觉洞、木门寺、卧佛院等地考察,详细了解安岳石窟石刻科学保护、交流合作、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等情况。 大足石刻与安岳石刻的关系,据资料考证;昌州治大足和普州治安岳,两县境内均遍布唐,五代及宋时的摩崖造像,都是我国石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份. 大足区与安岳县古今毗邻,在古代曾为一个区域,作为古代文化建设部份的石刻造像,相互间有深刻的影响。景福元年(892),守昌州刺史,充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挥、静南军使韦君靖的节度衙门设置在大足,领昌,普,渝,合四州.在景福之前韦还任过普州刺史,而大足石刻又是丰君靖首。 据介绍,安岳主要以摩崖石刻最为著名。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规模宏大,艺术精湛,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在我国石窟艺术中享有上承敦煌、云岗、龙门石窟,下启大足石刻的重要位置,有“中国古代石刻又一伟大宝库”之誉称。全县境内现有摩崖造像217处,10万余尊,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卧佛院、毗卢洞2处,有圆觉洞、千佛寺、华严洞、茗山寺、玄妙观、木门寺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古、多、精、美的安岳石刻,在全国石窟艺术中是罕见的。特别是大量保存较完好的唐、五代、北宋的石刻,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 课题组认为,要充分认识推进川渝石窟寺科学保护利用,对于加强川渝石窟寺文物本体保护、打造世界石刻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示范区、促进川渝石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要充分发挥两地工程师协会的优势,广泛合作,不断提升川渝石窟寺科技保护利用水平。加强协同配合,充分发挥两地石窟科研团队和科技工作者力量,积极助推两地共同创建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

|